云计算
    作者:徐鹏

    价格战难持久 公有云涨价的五大因素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说云计算是个“剩者为王”的游戏一点也不为过,长期的投入并非谁都能承受。规模化和先入为主的模式让云服务商都以抢市场为第一要务,像阿里云就在国内市场吃到了甜头。如今的云计算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无论是巨头还是所谓的初创企业,为了分蛋糕不惜砸下重金打价格战。但从云计算自身的成本来看,公有云涨价难以避免。

    价格战难持久 公有云涨价的五大因素
    价格战难持久 公有云涨价的五大因素(图片来自TNW)

        调研机构Gartner预计,2017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将增长18%,达到2468亿美元,企业采购向云迁移的趋势也在加剧。广义来说,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营销渠道常用的手段,对优胜劣汰有促进作用。不过要是一直通过这种方式拓展市场,抛开利润不说,是否能保证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数据中心扩张,恐怕要画上一个问号,后劲不足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 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负责人Scott Guthrie曾暗示,云计算市场的“价格战”已经到头了。换句话说,如何让云为客户带来价值才是最终的发展路径,AWS和Azure无不如此。其实像微软、亚马逊、谷歌这些云服务商都为客户提供了计费工具,但问题是实际用量往往与预期存在差距。

        公有云取代传统数据中心节省了企业的IT开销,但自身的一些规律使得持续降价无法长久。首先,云服务的成本很容易被忽视,选择静态实例只需要支付月费就好,但其工作负载的需求通常更高。同时,存储、技术、网络这些是基础设施的固定开销,但数据迁移、接口调用、运维并不是0成本。拿青云QingCloud来说,3年半时间就能盈利,与其自动化运维节省的人力成本关系密切。

        其次,虽然公有云利用虚拟化扩展出的计算资源更灵活,较物理数据中心的成本效益更明显,但随着企业使用率不断攀升,购买额外资源变成了躲不开的事情,而这也是云服务商的生财手段之一。在初期的成本估算过程中,资源占用增长空间的准确预估不容易做到,厂商一般会选择预留实例。

        再者是周期性因素,电商网站赶上个爆款产品时有发生,套用惯性思维不可取,变量对于既定的工作负载是未知数,也加厚了云账单。一方面,运营人员需要预测需求高峰的时间段和资源分配,以便估算出相应成本。另一方面,如何在高峰期过后释放剩余的计算资源,借此来摊低成本也要进一步优化。

        近几年,云服务商的宕机频率有所增加,涉及的不仅有业务中断,还有后续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影响。对此,厂商在技术层面会调整基础架构,加强工作负载的灵活性,例如在多个公有云地区部分关键性工作负责或额外的计算资源。在营销层面,也要投入更多广告来挽回失去的信任。无论是上述哪方面,钱都不少花。

        当然,有些企业为了找到成本效益的平衡点,也会考虑多云部署,但计费工具可不是全平台的。这样一来,多云环境的使用量和成本换算变得不可控,相互之间的计算资源协调也难以统一。更何况,这些云服务商的各项服务定价,本来就不一样。

        尽管在短期来看,公有云市场在采购、部署、应用等方面的价格战仍将持续,而降价也是技术红利的释放结果,但是放眼长远,如果某一领域只能通过价格战这么单一、低门槛的模式走下去,忽视了原有的创新力和客户价值,想必是无法持续的。事实上,微软、IBM等厂商早已在其云服务中加入认知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而为这种“增值服务”支付额外费用显然也是合理的。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