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作者:徐鹏

    超算正成为人工智能的有力载体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从天河系列的70%国产化,到神威蓝光的85%以上,再到如今完全自主、耗时三年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中国超算在美国芯片禁运的“倒逼”下,早已跨出历史性的一步。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超算与AI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超算正成为人工智能的有力载体
    超算正成为人工智能的有力载体(图片来自genericlicensing)

        普华永道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生产总值增长14%,贡献15.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和北美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总获益约为10.7万亿美元,占全球增长比例的近70%。这表明,中国在AI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积累正趋于成熟,而AI的普及也将拉动消费和产业升级。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事实上,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作为“国之重器”的超级计算机在工业制造、航天、军事、医学、科研等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会助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太湖之光为例,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在太湖之光上进行了CAM全球大气模式的重构与优化,以及全球超高分辨率大气模式实验框架。其中,大气模式实验框架已初步实现了3公里精度,仅次于日本NICAM 870米的分辨率。

        从另一个角度看,超算更是为人工智能的海量运算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均要通过不断的训练与学习,期间往往会接收海量的数据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收集好、用号,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存储产品,更离不开核心的计算力。

        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薛巍的话说,有了太湖之光,可以在30天内完成未来100年的地球气候模拟,全面提升中国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时的减灾防灾能力。

        当然,超算之路不能是阳春白雪,AI同样如此,需要结合行业应用开发出更多场景化的案例,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