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云势观察:三招遏制多云成本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徐鹏

        尽管当前仍有不少传统行业尚未拥抱云计算,但上云这一趋势早已不可避免。对于那些已经部署云服务的企业来说,资源虚拟化带来的灵活可扩展不必多言,如何在确保敏捷高效的同时兼顾成本成了用户的新需求。为此,很多企业纷纷选择了向多个云计算厂商采购云服务。

    三招遏制多云成本
    三招遏制多云成本(图片来自Luke Lonergan)

        随着AWS在2006年将云计算全面推向商用市场,企业CIO已经将云看作是数字化转型的必备要素,尤其是对公有云的关注与日俱增。全球IaaS市场的3A格局初定,其余份额也被GCP、IBM这些巨头把持着。然而,考虑到数据中心地域性和服务定制化的因素,一些小规模的区域云服务商在短期内仍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选择多家云服务商也是为业务持续持续运营买了双保险。

        成本问题同样重要。上云初期的经济红利随技术升级消失殆尽,CIO对云上成本变得苛刻起来,一些大型软件企业的架构师完全可以通过对云服务运行的监控,在数百万美元中节省10-20%的成本。事实上,像AWS、Cloudyn这些厂商也提供了计算云成本的工具。站在用户的角度,多云方案也能让其重夺议价权。

        如今,云计算厂商可以像水电煤一样提供云服务,根据使用时间和用途进行收费,并且希望自己像早年间的传统软件厂商培育长期的购买模式。而用户在选择多云服务商时可不是只管比价那么简单,不仅涉及业务对接,还有一些管理问题,例如数据如何在异构环境中迁移、应用如何跨网络部署运行、服务如何跨云灾备恢复等。那么,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上云先做打算

        企业上云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要明确业务需求,还要根据实际运营状况作出调整。举个例子,如果某家企业专注于事件分析类应用,就要侧重大数据、数据库这些服务,而不是单纯的事件处理。也就是说,企业在采购时应该主动提出方向性需求,以找到具有性价比的方案。

    每笔账要算明白

        企业针对不同地域或不同业务选用多家IaaS厂商时,要对内部用户访问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保服务“买得准、用得好”。例如,某些部门可能侧重于特定应用,对安全性或者性能有着严苛要求,就要考虑到对象存储的选择。

    选对计费工具

        如前文所述,不少云服务商都提供了计价工具,可以对使用成本、运行时间、业务状态进行监测,帮助用户找到适合的方案,甚至包括了跨云部署和动态迁移的功能。当然,这些围绕成本而构建的数据服务能力还是要在预算内工作,如果用户一开始就忽视了成本预估,照样会为自己买单。

    结语

        总的来说,用户不能只依赖于云服务商的计价工具,而是要从主观上先确定上云的业务属性和范畴,再以此为依据去选择成本监控和管理工具。换句话说,在上云之前花大精力去做业务分析,要比盲目云化超出预算来得相对实惠。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云势观察:三招遏制多云成本//cloud.zol.com.cn/669/6693378.html

    cloud.zol.com.cn true //cloud.zol.com.cn/669/6693378.html report 2139 尽管当前仍有不少传统行业尚未拥抱云计算,但上云这一趋势早已不可避免。对于那些已经部署云服务的企业来说,资源虚拟化带来的灵活可扩展不必多言,如何在确保敏捷高效的同时兼顾成本成了用户的新需求。为此,很多企业纷纷选择了向多个云计算厂商采购云服务。三招遏制多...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周关注排行榜
    • 产品
    • 品牌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