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谁是桌面系统的败笔和数据中心的福音

         [ 博客 转载 ] 暂无评论

        在过去的十年,CIO及其他IT管理人员在使用虚拟化技术来整合服务器方面有着美妙的感受,有时最后将服务器的数量缩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虽然完全虚拟化的服务器更庞大,但是它们也在接近满负载状态下运行,原来的物理服务器却很少在这种状态下运行。因而削减了成本,获得了效率,提高了服务级别。

      在获得如此美妙的感受后,谁会责怪IT人员的这一想法: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了解决每一个问题的灵丹妙药?遗憾的是,虽然对服务器进行虚拟化是不二的选择,但是同样对桌面进行虚拟化只会带来没完没了的复杂问题、不可预见的成本以及很低的投资回报。

      而CIO们明白了其中道理。四五年前,这些得到上司授权的员工刚刚实施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IT项目:使用VMware的虚拟化技术,通过整合将上千台服务器变成上百台。他们想对很难管束的桌面系统如法炮制。

      虚拟化桌面基础架构(VDI)的几家主要供应商:VMware、思杰和微软告诉大家,VDI有望降低拥有成本和安全成本。这在理论上很有道理。由于一切都放在数据中心里面,IT人员只要更新一份微软Office,就可以将更新版本分发到每个人的桌面端瘦客户机上。

      但是到头来发现,得到那些好处的是所谓的“网络计算”,而不是VDI本身——VDI可以认为是网络计算的一个子集。

      VDI有何错之有?

      首先,所需硬件的成本比仅仅将桌面系统换成新的桌面系统要高出40%至80%。PC的成本之低已极其明了,以至于任何其他配置的硬件很难以同样的价格带来同样的价值。

      其次,还有服务级别问题。当一个桌面系统出现故障时,只是仅仅一个员工(如果算上桌边的IT帮助人员,只有两个员工)没法正常工作。但要是服务器方面出现故障,就有可能10000名员工没法正常工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恢复如初。添加冗余机制也许是个解决办法,但那样一来,VDI的成本就可能比简单的PC这个替代方案高出100%至200%。

      ClearCube是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的专门PC硬件和VDI软件OEM厂商,它在小众市场的业务发展得很红火:它提供的一种VDI结合了几种PC客户端,它们位于数据中心的机架里面。桌面端摆放着键盘、鼠标和显示器,还有一个“puck”(通过IP链路与数据中心通信的小型瘦客户端)。ClearCube的连接中介软件将来自桌面系统的请求分配给机架上的某个客户端(视频加速器可能在两者之间运行,提供工作站级别的服务),或者分配给下一个可用的客户端。

      虽然ClearCube克服了困扰VDI的许多复杂问题,但是这种巧妙的技术成本可不便宜。ClearCube的客户(如军队)对于价格普遍不大敏感。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