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作者:张浩

    超酷历史课 IBM大型机走过的风光五十年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位于美国宇航局载人航天器中心--如今已经被更名为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的IBM计算月光族数据处理系统,其职责在于直接收集、处理并发送阿波罗计划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关键性控制信息。这台实时复合计算机运行速度非常之快,从接收计算问题到解决计算问题之间几乎不需要时间间隔。最初充当实时复合计算机的是IBM的7094-11机型,后来又被替换为IBM System 360 Model 75J大型机。IBM方面同时表示,其中还用到了外部存储与处理设备作为配合。

    超酷历史课 IBM大型机走过的风光五十年
    IBM System 360 Model 75J

      推出于1970年的System 370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商业计算历史上的地位,IBM方面如是说。在该系列设备的巅峰时期,IBM表示有时候客户需要等待两年才能拿到自己心仪的计算机产品。据IBM回忆,当时一台主内存为76万8000字节的System 370 Model 155机型每月的租赁费用为4万7985美元,购买价格则达到惊人的224万8550美元。而主内存为100万字节的Model 165机型每月租金通常为98715美元,采购费用更是高达467万4160美元。"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应用程序开始涉及更多编程工作、远程计算、信息管理以及远程处理网络等,旨在通过一套集中式计算机数据基础为身处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帮助,"IBM指出。

    超酷历史课 IBM大型机走过的风光五十年
    System 370

      首次发布于1985年的Enterprise System 3090配备超过100万bit容量的内存芯片,其突出特性在于提供IBM所谓"热传导模块"以加快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通信速度。一部分名为"矢量设备"的3090机型则在设计思路上偏向"为涉及大量相关数据元素的迭代或重复类逻辑与浮点运算提供更为出色的计算性能表现,"IBM指出。这些规模更为庞大的设备在价格上突破了500万美元大关。

    超酷历史课 IBM大型机走过的风光五十年
    Enterprise System 3090

      1990年,System 390 Model 18的问世让大型机再一次迎来颠覆性革新。这台System 390设备还加入了IBM的高速光纤大型机通道架构,也就是Enterprise System Connection(简称ESCON)。IBM表示System 390搭载超密集型电路及电路封装技术,能够带来更高性能表现、针对敏感数据的集成化加密/解密、超级计算能力扩展以及两倍于前代的处理器内存。同样值得注意的是,IBM也在着力强调当时广泛运行在System 370架构之上的程序及应用能够在几乎甚至完全无需进行修改的前提下登陆新机型。这台设备的水冷机型起步价格在245万美元到2280万美元之间,IBM解释道。

    超酷历史课 IBM大型机走过的风光五十年
    System 390 Model 18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产品品牌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