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曾经说过:“我们塑造了建筑,后来,这些建筑又影响了我们。”从图灵机到AlphaGo,80年的发展让人工智能从辅助数学研究的机器,进化成为媲美人类智力的计算“大厦”。在AI这座摩天大楼里,以数据驱动、基于算法的人机交互突破了传统架构的限制,为组织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诚然,“智慧大厦”绝非平地而起,不仅要有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更不离开智能化的基础设施,这就需要端到端的全面支持。
联想“ABC”引领AI征途
9月21日,以“联接·想象”为主题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济南峰会在魅力泉城举办。大会上,联想提出了“设备+云”、“基础设施+云”两大战略,概括来说就是在后端的“基础设施+云”战略中,通过打造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实现IT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满足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科学计算及人工智能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总裁童夫尧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总裁童夫尧表示,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变革,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企业正在经历一场从数字化生存迈向智能化生存的变革,“联想的使命是成为这一轮‘由AI驱动的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联想将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无缝连接到云内容、云应用和云服务的‘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
其实不止是联想,像亚马逊、IBM、微软、苹果、谷歌等巨头均将人工智能写入了公司战略。此外,由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显示,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已经从概念步入落地结果。
对于联想来说,发展AI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可归结为“ABC”。A即算法(Algorithm),联想除了基于AI平台的通用人工智能算法,还针对各领域AI创新应用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不同业务场景的AI算法,包括生物识别算法、调度算法、无人仓路径规划算法等;B即大数据(Big Data),联想拥有超过12PB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在全球建有多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其LEAP平台有专门负责人工智能的模块LEAP AI,能够帮助企业在管理环节对产品需求做出更好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大量计算和标准评估让全局误差极小化;C即计算力(Computing Power),联想会充分发挥作为系统厂商在软硬件上集成的能力,提供软硬件全局优化的方案。
AI计算力的基石
强大的计算力对基础设施有着更为严格的考验。为此,联想推出了涵盖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系统的ThinkSyste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及ThinkAgile软件定义解决方案,为企业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可靠支撑。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李国庆谈到,未来三至五年,可能将有30%-50%的服务器采购用于云计算,联想将通过构建高性能、高敏捷性、高性价比的数据中心方案帮助客户向云时代迈进。
ThinkSystem系列包括14款服务器平台、7款存储产品、5款网络产品,ThinkAgile则是为混合云、超融合基础设施、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基础设施设计,包括HX系列、SX for Nutanix、SXfor Microsoft Azure Stack。在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产品与营销总经理黄强看来,联想的数据中心是扎根中国、服务全球的,“联想服务器的研发人员超过2000名,多数产品是在北京、上海、台北进行研发的。”
企业采购IT产品是从有到优的过程,通用计算设备早已满足了大规模应用的场景,如何做到更高性能、更加节能成了CIO的关注重点。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联想ThinkSystem在42项性能基准测试中创造了世界纪录,表现无需多言。功耗方面,联想独创的45℃温水水冷技术能够将PUE值降至1.1,噪音可以控制在50分贝以内。良好的散热效果带来的另一个优势是设备使用率提升了,简单解释就是保持CPU超频运行,传统风冷的降热效率为60%-65%,而联想第一代水冷能够将效率提升至80%,第二代可以达到88%左右,相当于让CPU长期运行在额外贡献30%的状态。
联想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中国区企业级营销产品营销总监李炜表示,硬件是冷冰冰的机器,要想将这些集群有效管理起来、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性能,就需要软件支持,”联想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可以让用户直观看到每个节点的效率,能够分解成很多计算流,加入各种功能。”
创新科技落地结果
在超算领域,联想HPC可以说是成长最快的供应商,成长率为17%。借助新一代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联想在HPC领域的优势仍将持续,而强大计算力正是人工智能应技术应用的前提。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济南站上,联想与北京大学举行了国内首个高校温水水冷超算平台的交付仪式,为北京大学各学科的科研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联想深腾X8800超级计算机系统建设,由227个节点组成,其中计算节点196个、GPU节点10个、KNL节点8个、胖节点3个、管理和登录节点6个、IO节点4个,存储采用联想GSS24存储系统,容量2784.8TB,计算网络采用Omni-path架构,编译器采用GNU和Intel最新编译器套件,作业管理采用Slurm作业调度系统,集群管理采用联想LiCO集群监控管理套件。系统理论计算峰值411万亿次/秒,其中计算节点理论峰值261万亿次/秒,实测计算能力达到242万亿次/秒,存储I/O带宽持续写性能38GB/s,持续读性能50GB/s。节能方面,LINPACK效率达到92.6% 。由于使用了水冷方案,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1。
联想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另一个成功案例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了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联想为其未来5-10年搭建了全新系统,覆盖核心服务器和存储,实现了“两地三中心”的技术架构。在原有虚拟化服务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联想增加了三台System x3850 X6高端四路服务器,与现有虚拟化服务器集群组成了跨本院区2个数据中心的双活虚拟化集群,满足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关键业务系统对计算资源的高性能、高可靠需求。同时,联想BUACDP持续数据保护一体机搭建的备份系统,可以用于全院核心业务系统的CDP数据备份,提供了数据安全保障和跨院区灾备需求服务。
由此可见,联想的数据中心方案不仅对客户现有的基础架构进行了完善和优化,还实现了跨数据中心的多地高级别系统可用,有效减少了因单一数据中心故障可能引发的宕机风险,并且对核心数据库做了多重备份。
结语
如今,传统数据中心的增长已经陷入瓶颈,高性能、智能化的数据中心将成为新的动力引擎。未来五年内,数据中心细分市场的规模将有25%-30%的增长,若想抓住这一机遇,不仅要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还要提供端到端的全维度方案。对此,联想将通过设备端的智能互联、底层的IT基础架构,以及AI、LEAP等平台资源,结合上层针对各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发挥“ABC”的优势,在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慧化变革时代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