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的腾讯,相比于阿里、京东和百度,其金融业务一直显得很"低调"。然而与自营业务的低调相对的是,作为腾讯战略级业务的腾讯云在金融领域则是动作连连,被外界看好。日前,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金融云保持对金融的敬畏之心,专注做好金融业务的连接器。央广网1月16日消息(记者王明月)金融云建设互联网巨头有先发优势腾讯金融云作为一个高度整合合的业务,其底层是金融云计算IAAS基础设施,PAAS组件等能力,既服务腾讯自身的创新金融业务,也服务外部金融机构;金融云上层,则是腾讯金融业务的支付、风控、大数据应用,也包括微众银行,以及外部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SaaS级金融服务,金融科技。金融云与传统的"云"有何差异?胡利明表示金融云相较于传统的云服务,其特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行业严格监管下的合规性,针对不同的金融细分领域,金融云业务系统有着严格的合规标准;二是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金融云要比其它行业要求更高,包括架构的设计、高可用的设计,在安全和运维保障上更加严苛;三是金融云要有金融科技创新的服务和内容作为金融企业业务创新的武器。"总的来说,金融行业对云计算企业的门槛很高,而且现阶段还处于市场发展的初期。达到要求的国内云厂商并不多,因为从下层逐步往上做好需沉淀很长时间。"胡利明总结说。在目前的金融云服务商中,腾讯金融云与阿里金融云是走在前列的两家。对此,胡利明指出了其中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云服务是需要较长时间技术沉淀的行业,投入大、成本高,只有等规模化运营后才能产生利润。而腾讯和阿里都是互联网巨头公司,在以往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技术和运营经验,并且可以提供满足研发需要的实践验证场景。"这些技术、经验和场景让大的互联网公司在开展云服务具有先发优势。"
二是在业务生态上。"获得高可用的技术架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只是采用云服务价值的一部分,云同时也是业务合作的纽带,客户也非常看重与大型互联网的业务生态合作。"胡利明介绍,腾讯在社交领域的优势以及微信支付、小程序等新业务的发展和出现,能为金融机构提供业务推广、数据营销以及风控能力补充等服务。服务金融科技腾讯云更具开放心态目前,腾讯金融云在基础设施,如IDC网络的条件,建设水平上在国内处在领先地位。金融分布式数据库等核心PaaS服务也成熟地应用在多家银行系统,服务金融行业客户超过2000家,积累了27种金融各种主流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国内首家全量构建在云上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部署腾讯金融云上。
谈及腾讯金融云最大的竞争力,胡利明表示,除了技术上的优势外,腾讯金融云还有着更高的开放心态。马化腾把腾讯最近三年的战略变化概括为"两个半"战略。他曾说:"我们从什么业务都自己做,转化为只做最核心的社交平台和数字内容,以及金融业务。对外说就是'两个半'的平台,其他的业务我们全部交给合作伙伴。""我们主要做用户与金融机构的连接。我们以做平台为主,对金融业务保持敬畏之心。"胡利明表示,在集团连接战略下,腾讯金融云专注于做好金融机构的连接器,服务于金融科技创新。胡利明举例说,微信支付、理财通等产品的形式是差不多的,前端是qq和微信,后端还是给各个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腾讯金融云的定位是平台,和合作的金融机构在业务层面不构成竞业关系。"
胡利明透露,眼下,腾讯金融云的目标客户是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互联网金融,财经媒体等众多领域在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其中,银行和券商相对于其他领域在合规性上面要求更为严格,拥抱云计算的节奏上相对缓慢,这也意味着后续将有更大的空间。他指出,银行IT领域的体量非常大,而且传统银行虽然线下的区域性拓展、用户的沉淀比较强,但是在线上服务方面,规划和上线周期长,扩容难。"相对而言,云具有低成本、高弹性的特点,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显然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胡利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