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统计数据,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约3.5亿人,微博注册用户已超3亿人。另有一家第三方分析机构报告称,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3亿,环比增长近50%,而2012年年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有可能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

这告诉我们一个趋势,一个手机上网的洪峰即将到来。乔帮主的智能设备的走红、云计算的热捧。谁能说又是一个偶然呢?网友对于移动应用和移动设备的需求,逐渐被唤醒。人人都说时代造英雄,然而我们也可以认为是英雄早就了这个时代的快速到来。
回顾这几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许,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惊讶,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有多么热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1.2亿,已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3070万,占整体网民数量的8%。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网络应用更加丰富,经济带动价值更高。
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制止2010年6月,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
CN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而当时统计,我国网民规模也才达到4.57亿。
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5万人。中国的手机网民数尽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CNNIC认为,现阶段的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发展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后期,处于增长速度较慢的平台期。这主要是由于存量手机用户中第一阶段的潜在用户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实际用户的转化,第一阶段末期的手机网民增长只能依靠新增手机用户来支撑;但随着用户体验的改进、新应用的出现(尤其是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应用)、网络的进一步优化、资费的下调等,我国的手机互联网发展将跨入第二个增长阶段,开始一个新的S型增长曲线。
总的来说,在没有应用、资费等方面的较大变化之前,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增长水平稳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