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的数字经济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多元化、复杂化的业务需求借助智能化的IT能力让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在商业竞争中拔得头筹。这一趋势下,承载企业业务的基础架构也在面临革新,多云、边缘智能、安全可靠成为企业构建各类应用、满足跨平台服务、实现加速创新的有力保障。对此,VMware在VMworld 2021上宣布了一系列跨云服务的创新,包括云基础架构和管理、现代化应用、边缘、安全和网络等。“起步之初,VMware交付了最佳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七年前开始,我们从服务器虚拟化,到私有云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以及应用现代化。”VMware首席执行官Raghu Raghuram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见证VMware开启了发展历程当中的第三个篇章,多云和应用的领导者。”
VMware首席执行官Raghu Raghuram
据统计,每家企业平均需要运行约500个应用以推动其业务发展,这些应用分布在不同的云中。75%的VMware客户使用两个或以上的公有云,40%的客户使用三个或以上的公有云。这种多云方法提高了应用程序的速度和创新,并使组织变得更加敏捷和有弹性。然而,多云环境比以往组织管理的任何环境相比,更加多样化、复杂和分散。对于企业客户来说,复杂性会体现在五个方面:难以获得一致的开发体验,影响业务的创新步伐;迁移上云的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各个平台和功能组件之间的安全风险;边缘环境的可管理性;分布式工作负载的可控性。
通常,最佳的服务体验和最优的部署灵活性是企业选择多云的两个重要理由,这也引申出对供应商的要求,即要有足够完善的软件能力和平台的广泛适应性,这恰恰是VMware的强项。作为业界首个多云环境基础架构服务,VMware Cloud支持虚拟机和容器部署,能够以服务化的方式交付运行在100多个地区的原生服务,涵盖广泛的公有云(包括AWS、Azure、阿里云、Google Cloud、IBM Cloud和Oracle Cloud)、4000多个合作伙伴云、私有数据中心中以及边缘。
VMware Cloud with Tanzu服务会在VMware Cloud on AWS上免费提供全新的托管型Kubernetes系列服务。相较于其他托管型Kubernetes解决方案,在VMware Cloud上提供的基于Kubernetes的Tanzu服务将使应用现代化更快、更容易且成本更低。IT管理员将可以使用VMware vCenter界面在通用平台上统一管理虚拟机和容器,并在几分钟内完成Kubernetes集群配置。平台运营商或SRE可以将Tanzu服务作为多云Kubernetes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各个云上的Kubernetes集群。研究表明,VMware Cloud的客户可以实现增速300%的Kubernetes部署、增速46%的云迁移、减少57%的总体拥有成本。
安全和可靠方面,VMware NSX tapless NDR、Secure Workload Access和Elastic Application Security Edge可以加强VMware Cloud环境内部和之间的安全性;VMware Cloud Disaster Recovery的新增功能可以加速从勒索软件中恢复,更快复原服务和数据;VMware Carbon Black Cloud Workload、VMware NSX Advanced Firewall和VMware NSX Advanced Load Balancer可以帮助VMware Cloud on AWS客户减少攻击面、提高应用可用性和正常运行时间,并有效改善安全运行。VMware vRealize Cloud Management的增强功能支持在任意云中实现跨云配置、主动监控、容量及成本优化,应用感知型故障排查,以及端到端的网络可视性,全新的Skyline Advisor Pro则可以主动预防问题发生,为客户规避停机造成的高昂代价。
交付方面,VMware Cloud on AWS Outposts将于2022财年第三季度通过VMware Cloud Service Portal购买,支持客户在其数据中心或厚边缘位置的VMware Cloud基础架构云部署。Dell Technologies APEX Cloud Services with VMware Cloud是一项戴尔托管型服务,旨在将VMware Cloud与APEX生态系统相结合,该基础架构即服务产品正处于内测阶段,计划于2022财年第四季度发布,将支持企业在其数据中心、边缘位置或主机托管设施中部署预先配置的云实例。同时,VMware Cloud Universal为VMware Cloud服务提供了灵活的订阅消费模式,可通过分销商采购。
除了VMware Cloud与公有云供应商的合作,VMware还推出了Project Arctic(技术预览),可以为数百万IT管理人员展示VMware 跨云服务。Project Arctic支持云与vSphere间的原生连接,可将混合云设立为默认运行模式。客户能够按需使用无限的云容量,并通过vCenter即时访问VMware跨云服务。VMware总裁Sumit Dhawan称:“通过Arctic,现有的客户可以把他们的工作负载继续保留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但与此同时,他们充分拥有了驾驭云环境的能力,包括对工作负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Project Arctic进入到vSphere阶段,客户会有新的选择支持创新和环境。”
在核心基础架构层,VMware带来了三个创新项目,包括:Project Cascade,提供了一种基于Kubernetes的使用模式,管理虚拟机、容器、网络存储等组件;Project Capitola,针对内存密集型应用的软件定义内存管理和架构,把所有的硬件内存技术集成到软件定义的分级模式中,根据性能需求配置内存资源,帮助内存密集型应用消除限制;Project Ensemble,把各种管理服务工具集成到同样的解决方案中,为客户在上云的不同阶段提供统一的管理工具。
“我们在持续丰富Tanzu组合,在容器、Kubernetes等领域做了很多创新,与此同时,我们还在vSphere、vSAN、NSX这些核心基础架构方面持续投入。”VMware高级副总裁、云基础架构业务部门总经理Mark Lohmeyer表示,“通过Project Arctic,使得vSphere把本地数据中心的优势和公有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升级和演进可以支持虚拟机和容器环境,在VMware基础架构的组合中实现创新和增强。”
VMware高级副总裁、云基础架构业务部门总经理Mark Lohmeyer
依托强有力的云基础架构,VMware拓展了Tanzu产品组合,推出了Tanzu Application Platform首个公测版本,为在任意Kubernetes上构建和部署应用以及API的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开发体验。它通过自动化源代码到生产管道以及协调开发和运营团队间的工作,使软件团队更快地投入生产并在以后也能保持这种速度。由此,开发者可以构建新的云原生应用,将服务托管在不同的云环境中,并且拥有从代码到生产环境部署,再到安全管道的一致性体验。VMware还带来了Tanzu社区版,让更多的用户免费使用。
在应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67%的受访企业表示已投资容器技术,65%的企业表示在生产环境中应用容器化技术。一方面,企业通过Kubernetes这样的容器技术获得了诸多好处,打造现代化的数字应用,快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方面的挑战,导致其无法在云技术的投资上得到应有的收益。VMware高级副总裁、现代化应用和管理业务部门总经理Ajay Patel谈到:“我们经常听到客户遇到的挑战是,如何快速建立起一个Kubernetes的环境来学习相关技能,如何让开发团队快速围绕Kubernetes进行开发,并且把这样的开发成果规模化的投入到生产环境中。”
VMware高级副总裁、现代化应用和管理业务部门总经理Ajay Patel
如今,Tanzu Kubernetes Grid 1.4已在AWS和Azure环境中提供NVIDIA GPU支持,集群API是用于集群生命周期管理的上游技术,支持AWS和Azure的GPU实例类型。开发者可以在适用于AWS和Azure的Tanzu Kubernetes Grid中创建和管理支持GPU的集群生命周期。这样一来,就可以把NVIDIA的AI套件以云原生的方式部署,并且与vSphere的可管理性相结合。
此外,Tanzu还拥有丰富的支持组件。例如,Tanzu Application Services是一个基于Cloud Foundry得到验证的解决方案,运行着100多万个容器和AI应用,保障了跨平台的开发体验;Tanzu Kubernetes Operations则能够有效运行和管理数百个Kubernetes集群,帮助其投入到生产环境中;Tanzu Observabilty提供了仪表盘式的工具,可以让用户提前发现风险,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Tanzu Data Services能根据客户和应用的需求,提供缓存、通讯、SQL数据库、管理软件等各类工具。
未来,Tanzu会在API支持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创新,支持更多AI类型的工作负载,与云管理工具更深度的集成。同时,推进低代码、零代码的开发,当前已在Spring Starter环境中推出了类似的工具,帮助开发者无需配置过多代码即可构建现代化应用。
当前,企业或机构正在多个云上分布工作负载,同时向边缘扩展,使应用和服务更靠近用户、数据和连接到网络化数字世界的各种设备。在VMworld 2021上,VMware发布了VMware Edge产品组合,旨在帮助企业机构在任意地点运行、管理并更好地保护多个云上的边缘原生应用。VMware将“边缘”定义为支持在多个位置运行工作负载的分布式数字基础架构,将位于云和远程客户位置之间并作为服务交付的边缘原生工作负载称之为“近边缘”,位于最靠近端点的远程客户位置的边缘原生工作负载称之为“远边缘”。
VMware Edge Compute Stack是专门构建的集成虚拟机和容器的堆栈,可让企业能在远边缘实现边缘原生应用的现代化升级和保护,其提供标准版、高级版和企业版。此外,VMware计划开发VMware Edge Compute Stack的轻量级版本,提供轻量级应用适用的极薄边缘。VMware SASE可以将SD-WAN功能与云交付的安全功能相结合,包含云网络安全、零信任网络访问和防火墙,这些功能通过全球网络接入点在近边缘和远边缘以服务的形式提供。VMware电信云平台(Telco Cloud Platform)为通信服务供应商提供从4G/5G核心网络到无线接入网络的近边缘解决方案,实现了网络底层的现代化升级改造,能够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叠加的边缘服务。
生态方面,VMware的合作伙伴涵盖公有云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边缘原生应用开发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设备提供商、近边缘硬件制造商和远边缘硬件制造商,包括AWS、英伟达、戴尔、联想、Zscaler、Zoom、爱立信、诺基亚,以及运营商Dish、Telia、沃达丰等。以VMware Edge Compute Stack为例,其合作伙伴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VMware会帮助ISV把虚拟机或数据库软件运行在该方案上,在交付时能够以软件或一体机的形式部署。同时,VMware在积极拓展Open Grid Alliance联盟,致力于打造具有时间敏感性的网络基础层新架构。
在中国市场,VMware也在寻找和落实合作伙伴。“边缘服务要想在任何一个市场取得成功,有三个类型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重要:系统集成商、软件或应用提供商,ISV和电信厂商。此外,还有与硬件厂商、芯片厂商之间的合作,我们对于这些合作都是非常有信心的。”VMware高级副总裁、服务提供及边缘业务总经理Sanjay Uppal说。
VMware高级副总裁、服务提供及边缘业务总经理Sanjay Uppal
为了帮助客户驾驭多云时代,VMware跨云服务提供了三大关键优势:加速云之旅、成本效益,以及跨任意云的灵活性和控制权。这套跨云服务支持公有云、私有云、主权云等各种环境,核心包括用于构建和部署云原生应用的行业平台、用于操作和运行企业应用的云基础架构、用于监控和管理跨不同云的应用的性能和成本的云管功能、覆盖全部多云业务的安全及网络功能,用以连接和保护所有应用,以及数字化工作空间和边缘解决方案赋能分布式工作团队部署和管理边缘原生应用。
为了让客户可以更快速、更方便的获取到新产品,VMware对更多的解决方案进行了SaaS化交付,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与此同时,VMware也在积极赋能渠道合作伙伴,通过他们把VMware新的解决方案交付给客户。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SI和托管服务供应商要提升自身技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落地更多的多云应用环境。为此,VMware会为这些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协助。
对于中国市场,VMware充满信心,与各类伙伴和开源社区达成了合作,加速落地最新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我们在中国有大规模的投资和新的投资计划,包括帮助客户采用多云和混合云解决方案,以及合作伙伴网络生态的建设。”Sumit Dhawan表示,“我们在SaaS和订阅模式方面同样有投入,我们要确保投入能使得客户取得成功。我们重视生态,VMware强有力的方案依赖于本地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包括阿里、主权云和ISV合作伙伴,我们会携手伙伴帮助客户采用我们的解决方案,让他们的消费花到刀刃上。”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VMware掀开第三篇章——成为多云时代的领军者https://cloud.zol.com.cn/779/7797139.html